| 最近,歼-10战斗机副总设计师谢品在接受CCTV采访时首次透露,歼-10C战斗机的雷达探测距离非常强大,他表示“歼-10C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技术非常先进,雷达的探测距离达到200公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一信息向我们展示了歼-10C与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超视距空战体系,使其具备了与国外四代半战斗机对抗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歼-10C虽然在我们的新一代战斗机中属于作战能力较弱的一类,但相比它,我们最新的战斗机型号的技术水平更为先进,整体作战能力可想而知。 歼-10战斗机突出超视距空战性能 我们应当感谢早期的技术团队在设计歼-10时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据相关资料显示,歼-10战斗机非常重视超视距空战性能。为此,设计师特意设计了一个较大的机头,以便能容纳更大尺寸的雷达天线。根据雷达探测距离公式,天线的孔径大小和功率是决定雷达探测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雷达的探测距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天线孔径和提高雷达功率。然而,歼-1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得不在设计上做出妥协——即机头的直径增大,从而导致空气阻力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飞行速度和机动性。 展开剩余71%相比之下,法国达索公司在设计阵风战斗机时,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路线。阵风战斗机更注重飞行和机动性能,因此其机头设计相对较小,空气阻力低,飞行和机动性能优异。从此前阵风与西方四代和四代半战斗机的空战演习中,我们可以看到阵风的飞行能力和机动性得到了显著表现,甚至能够压倒一些四代战斗机。然而,阵风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其机头空间相对狭小,限制了雷达天线的尺寸,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雷达的探测能力。 随着战斗机火控雷达进入有源相控阵时代,这些差距变得更加明显。据外界资料透露,歼-10C的雷达天线大约可以布置1150至1200个T/R模块,而阵风战斗机的雷达天线模块仅为850个左右。以X波段的砷化镓T/R模块为例,歼-10C战斗机的雷达功率峰值为3.45KW至3.6KW,而阵风的雷达峰值则为2.55KW,平均功率更低,仅为0.85KW。再加上两者在雷达天线尺寸和器件方面的差距,可以明确看出歼-10C战斗机的雷达探测距离明显超过了阵风战斗机。 歼-10C拦射距离突破180公里 在2025年印巴5.7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成功利用这一技术差距,凭借歼-10CE战斗机击败了印度空军。根据巴方公开的消息,他们击落了3架阵风战斗机,其中一架的拦截距离甚至达到了180公里。考虑到飞机在探测、识别、跟踪、锁定和导弹发射等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时间,我们可以推测,歼-10C战斗机对阵风战斗机的探测距离肯定大于200公里。谢品的透露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5.7空战的结果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巴基斯坦空军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虽然歼-10CE战斗机和PL-15E导弹并不是我们最先进的型号,而且出口版本通常会相对缩水,但在有效的体系支持下,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斗机仍然成功击败了印度的阵风战斗机。如果是我们最新、更先进的战斗机参与战斗,最终战果不言而喻。 此外,5.7空战的胜利不仅摧毁了印度空军的士气,也对海峡对岸造成了巨大震动。此前对方一直认为他们能够与我们抗衡,但从这场空战结果来看,这一想法显然是过于天真。按照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的拦截距离200公里来计算,我方战斗机在平潭或泉州上空就能对新竹、清泉岗上空的目标进行有效拦截。对方战斗机刚一升空,就进入了我们打击范围。即使他们飞往太平洋,我方舰载战斗机依然能在两面夹击中迅速展开打击,这几乎使得对方无法还手。难怪兰德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感慨道,“(台湾地区空军)干脆把战斗机裁撤掉算了”。 发布于:天津市
|